《食物的歷史》封面

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 Food: A History

作者: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著
原文作者:Felipe Fernandez-Armesto
譯者:韓良憶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07日
語言:繁體中文ISBN:9867174194
裝訂:平裝

    譯者韓良憶小姐(吧?)好像是美食家還是美食家的親戚(真是沒有一件事記得清楚的…我怎麼這麼棒)還有一個韓良露嘛…到底哪個是美食家我一直搞不清楚也不想去查,因為我對她們二位不知哪一位發起的「南村落」毫無好感。師大夜市就是師大夜市,夜市就比南村落這種造作到不行的名字見不得人嗎?與其跟人家在那邊「布爾喬亞想像式地波希米亞」著,還不如直接承認林北就是在夜市穿藍白拖討生活來得直接外加生猛有力…

    嗯,果然一開始就離題了。回到這本書上。無論譯者本人如何,這本書寫得不錯,譯得也通順明白。至少在翻譯專業上還是相當專業的。書是吾友眼蟲先生借我的。作者是個西班牙人,雖然本人想必對西班牙菜較為偏好,但這本書討論範圍倒不僅止於各地特色菜肴。書中幾個我覺得很有意思的論點包括:

1、學會用火一事乃是關於食物的第一次革命,因為學會用火,人類才開始會圍著火堆進食,也是同飲共食習俗/ 文化的濫觴。

2、雖然從古至今食材的揀選與烹調方式不斷變化,但相對於其他的領域,人類對於新菜式或新食材的接受度一向很低,接受的速度也遠較其他新事物慢很多。一般而言貴族或上流社會的引領是必要條件。(當然有的時候飢荒等天災也會幫點小忙…)

3、自古以來(應該現在也還是)營養學家一直發表各式各樣的飲食建議,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什麼對健康有好處,什麼對健康有害處…等等,可是多年來各種食物一直在兩種清單間調來換去,好像一直沒有什麼確定的結論啊…而且早期的「營養建議」常常是跟商品綁在一起的XD…有點置入性行銷的意味啦…這個在現在也還是常常難以界定,撇開置入性行銷的不談,營養理論也三不五時一直換。當然,往好處想,理論一直整套換掉的領域,表示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研究。既有學術價值,商機更是無限XD

4、各地特殊菜色與全球化的關係。其實會去強調各地的特色菜肴,通常就意味著人們對於失去特色一事感到焦慮。所以這種強調與追尋必定是發生在全球化浪潮或是大規模的族群遷徙/ 滅絕之後XD。「家鄉菜」是凝聚族群認同的好物啊!(也是凝聚身上肥油的好理由)

5、食物保存方式的發展與演進也是個很有意思的主題。醃漬、曝曬、脫水、冷凍、真空…不一而足。(當然,有的時候讓食物「活著」也是一種保存方式啦…)不過近幾年保健養生大行其道,所以除了冷凍之外,其他保存方式似乎都比較不被認同,它們繼續留下來的原因不再是為了保存多餘的食物,而是為了其特別的風味。

6、不健康的食品,所謂的垃圾食物似乎總是比較好吃,書裡也提了一個(可能的)解釋。因為我們的老祖宗生存之道是攝取足夠的能量。肉類、油脂、糖等則是較高效率的能量儲存形式。以前的人類活到三四十就不錯了,當然不在意七八十歲的時候會產生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對「有效率」的食物的偏好是種在基因裡的,當然要改變也沒那麼快…(也或許其實不需要改變就是)

7、綠色革命、基因改造與糧食危機跟體態問題大致可以併在一起討論。綠色革命當初是希望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抗病蟲害能力等等,所以就用了大量的化學肥料與殺蟲劑。然後人類就自食惡果(包括扺抗力更高強的蟲子、細菌、酸化的土壤、空氣、水源的污染等等)了XD。《寂靜的春天》一書講的就是綠色革命的(可能)後果…(雖然我一直沒讀過也沒打算去讀…)可以算是新一代的綠色革命的,應該就是基因改造吧。雖然目前基因改造造成的災難還沒真正產生,不過可預見的是,會出現更難對付的微生物、生物多樣性快速降低,氣候一改變就一死一大片…等等。在糧食危機方面,早已不是患貧而是患不均。而且近幾年來還慢慢有這樣的傾向(雖然在臺灣還不明顯):肥胖=窮困、教育/ 社經水準較低。因為能花大量的時間金錢去吃「對健康有益的」食品,花時間上健身房或是雕塑體態的美容沙龍; 甚至「知道去選購非垃圾食物」這件事都是。於是肥胖除了審美上的弱勢之外還增加了社經階層的歧視XD

8、作者認為能跟學會用火造成的影響相較的,是微波爐/ 微波食品的發明。它使得家庭同飲共食的文化傳統幾乎消失。

    差不多就這些吧。寫好長,害我都累了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p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